人物:丁果仙(果子红)
丁果仙,女,晋剧须生。本姓钱。艺名果子红。河北省束鹿县人(今辛集市)王口镇翰林庄村人。
4岁被卖于太原丁家,改名丁步云。7岁拜孙竹林为师学艺,初学旦行,后改工须生。是晋剧第一位坤伶须生演员。9岁清唱卖艺。13岁正式登台。15岁入锦梨园挂头牌。1934年底组步云剧社。
先后在太原民众剧团,西北俱乐部从艺,以其高亢婉转的演唱博得观众赞赏。观众赠艺名果子红。时有“男的不如女的,盖天红不如果子”的赞誉。
20世纪30年代,她广收博采,将盖天红行腔高亢脆亮、十二红婉转悠扬、说书红吐字真切等特色集于一身,着力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对晋剧传统唱腔进行了卓有成效的革新与发展。她多次率班赴京、津、内蒙古、张家口等地演出,享誉长城内外。她还同兄弟剧种演员频繁交流、切磋技艺,广泛汲取营养。
1949年7月组太原市民众剧团(1950年秋解散),任团长。1950年秋入光明剧团。1951年改为太原市新新剧团,任团长。1952年以《打金枝》(唐代宗)、《蝴蝶杯》(田云山)、《捉放曹》(陈宫)获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员一等奖。1954年创办新新剧团训练班(1955年并入太原市晋剧团戏剧训练班,1957年改为太原市戏剧学校)。1955年3月新新剧团改为太原市晋剧一分团,任团长。1956年1月改为太原市晋剧一团,任团长。1957年任太原市戏剧学校校长(次年任名誉校长)。同年以《详状》(姚达)获山西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个人奖。1959年调山西省实验剧院,任副院长兼艺委会副主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改为山西省戏曲剧院,任副院长。1962年改为山西省晋剧院,任副院长(至1966年)。同年兼任山西省戏曲学校校长。
1955年在戏曲影片《打金枝》中饰演唐代宗,获得高度评价,蜚声全国。五十年的艺术生涯,她上演了近百出剧目,其代表性剧目有《空城计》之诸葛亮、《日月图》之白茂林、《双罗衫》之姚达、《走雪山》之曹福、《四进士》之宋士杰、《芦花》之闵德仁、《捉放曹》之陈宫以及现代戏《丰收之后》之五保户王奶奶等。1989年获首届“金唱片奖”。
丁果仙唱、念、做俱佳。早年,她嗓音清脆明亮、音质纯净,行腔多以中高音区为主。中年以后,嗓音苍劲浑厚,刚柔兼备且不露女相。经她多年熔铸、形成了行腔圆润、吐字传神的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和浓郁地方风韵的唱腔艺术,人们誉之为“丁派”唱腔。全国解放后,她的艺术才华得到充分的展示,表演艺术日臻完美,她同她的同行姐妹牛桂英、郭凤英、冀美莲等用毕生的心血和智慧,把古老的晋剧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高峰,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舞台艺术形象,创立了许多新的唱腔板式和表演程式,对晋剧艺术的丰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她一生从艺严谨,求索不息。数十年精心传艺,培育了众多“丁派”艺术传人。
是中国戏剧家协会第二届理事,中国文联第三届委员,剧协山西分会第一、二届副主席,山西省文联第一、三届委员和二届常委,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省第一至三届政协常委,山西省第一、二届人大代表。
活动年表
本页使用了 JavaScript 技术。若使本页能正常显示,请启用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参看
白桂英、程玉英、高文翰、郭凤英、侯玉兰、贾炳正、荆玉玺、金金奎、刘宝俊、刘汉银、马连良、马玉楼、牛桂英、孙红丽、王和齐、王万梅、王珍如、温明轸、吴本贞、筱桂琴、杨秋实、张美琴、张鸣琴
如果您对此人物有任何补充,欢迎提供。
最后更新:2023-03-28
编辑整理:小豆子、刘志强
浏览次数: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