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人物:刘鸿声(刘鸿升)


刘鸿声
刘鸿声
出生1876年,光绪二年(丙子)
逝世192139日,农历辛酉年三十

人物分类
京剧 生行演员
刘鸿声,男,京剧老生。一作鸿昇,又作鸿升、鸿生,字子余,号泽宝。北京顺义县人。

原在北京刀剪铺学徒,人呼其为“小刀子刘”,因酷爱京剧,经常出入翠峰庵票房走动。大家见他嗓子好,鼓励他拜师深造。后经人介绍拜入常二庄门下学习花脸,边学边实践,常随其师搭班“效力”,得以接近当时的花脸名家何桂山金秀山刘永春。光绪二十一(1895)年成为职业演员,先后在同春、四喜班为谭鑫培孙菊仙当配角。改搭玉成班后,主演《八本铡判官》,声名鹊起。宣统元(1909)年赴沪搭“新舞台”,曾以《牧虎关》获得“第一花面”的美誉。

后来因患恶疾不能登台,以致贫病交加。经好友周济,代为延医治疗,并住在一位票友家中休养,才逐渐得以恢复。因他在上海演戏很受观众欢迎,就再去上海,仍然演花脸戏。由于他大病之后腿已跛,遂不受人重视,甚至班主不付包银(月薪),几乎困住。幸好谭派老生贵俊卿的跟包(给演员管理服装的人)黄某代为策划,遂改老生。可他只会一出《失街亭·斩马谡》,但试演却一炮而红,连演6天,天天爆满,遂改演老生。民国初年(1912),在北京广和楼自组鸿庆社挑班演出,其气口、运腔极其讲究,高调阔翻江海,听来一气呵成,以此形成独特的“刘派”风格。

辛亥革命后,回京在广和楼组建鸿庆班,自任主演。他的演唱嗓音响亮、清脆、甜润,行腔挺拔、刚劲、流利,多用京字、京音。以《斩黄袍》、《斩马谡》、《辕门斩子》和《四郎探母》著称。成名后有时还演出花脸戏《探阴山》和老且戏《钓金龟》等。他曾继谭鑫培之后任北京正乐育化会会长。

袁世凯登基前曾做一件绣锦龙袍,没敢穿上。有一次寿辰,刘被请去唱《斩黄袍》,袁听得很高兴,就把这件龙袍赠给了刘鸿声,此后他演《斩黄袍》时,就穿此龙袍上台。《辕门斩子》本是梆子戏,谭鑫培把它翻成西皮,并渗入小生腔以讨俏,遂成京剧常演剧目之一,自从刘鸿声唱红后,谭鑫培竟不再演唱此戏。刘在此戏中创新,如“见老娘是一礼躬身下拜”,融入娃娃调,独创新回龙腔,旋律优美动人。当年刘鸿声在北京第一舞台演大轴《打窦瑶》之柴荣,独具一格,杨小楼之《长坂坡》亦排在倒数第二。刘鸿声当时唱《探阴山》一出,包银为五百元。民国七(1918)年,他继谭鑫培任北京正乐育化会会长。

民国九年(1920),刘再次至上海大舞台演《失空斩》,由他饰孔明,白玉昆饰王平,陈月楼饰赵云,马俊山饰司马懿,应宝莲饰报子,殷虎臣饰纪谡,赵如泉姚俊卿饰考勤军,庞少卿饰张郃,王福卿李素云饰琴童,赵福忠饰司马昭,袁奎官饰司马师,满台名角,大显身手,一时传为佳话。这是刘鸿声最后一次到上海演出。

刘鸿声初演铜锤花脸,宗穆风山一派,后改唱老生。他嗓音极高,音质纯净,具备脑后音、虎音、炸音,并有较难得的水音。气力充沛,运用得法,又善使气口。习用“楼上楼”的行腔方式,逢高必拔,拔必到顶,能适应各种板式的演唱,以西皮腔最为见长。唱念用北京字音,宗张二奎,唱腔亦近奎派,又吸收孙菊仙的唱法,但改变了二者平直朴素的风格,有大量的创新,如将《斩黄袍》中“孤王酒醉桃花宫”的二六板唱词,由14句删为6句,每句都唱的新颖、华丽;

刘派的戏路很宽,不仅拥有奎派各剧,其他如孙、谭各派的剧目,一经移植,也都能赋予刘派特色。刘鸿声跛足,又无幼工,故基本没有靠把戏、武老生戏及特殊的表演技艺,以唱功戏为主,演唱中喜用大量唱词,如《上天台》中的“一百单八句”和《逍遥津》中得数十个“欺寡人”等。念工戏亦佳,又兼演老旦。刘唱铜锤花脸,因嗓音高而音域窄,乃形成一种独特唱法,别具韵味。刘派常演剧目极多,代表剧目最突出的有“三斩一探”——《斩黄袍》、《斩红袍》(即《打窦瑶》)、《辕门斩子》、《四郎探母》及《上天台》、《逍遥津》、《空城计》、《斩马谡》等,此外还有《敲骨求金》、《黄金台》、《完璧归赵》、《御碑亭》、《苏武牧羊》、《乌龙院》、《法场换子》等。演唱风格高昂清越,刚爽甜脆,对当时及后来的一些老生流派发展有极大的影响。但刘派的演唱对演员的嗓音条件要求极高,刘鸿声又中年而逝,故临摹刘者虽众,传人却不多。刘派的唱法仅有《斩子》、《斩黄袍》、《空城计》、《御碑亭》、《完璧归赵》、《探母》、《乌龙院》、《敲骨求金》、《骂杨广》、《苏武牧羊》、《法场换子》、《探阴山》、《铡美案》(后两段系铜锤花脸)等十数张唱片行世。

他的唱腔体系世称“刘派”,形成略晚于“后三杰”——孙(菊仙)、谭(鑫培)、各派,而在民国初年大为流行,是刘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亦奎派的唱腔为基础,吸收谭、汪各派老生的唱法,进一步变化发展,融会而成的,以唱工独具特色为主要标志。

民国十(1921)年刘鸿声在上海大舞台演出,第七天夜场演《完璧归赵》、《雪杯圆》双出,扮好《雪杯圆》的莫怀古,还未出场就猝死于后台。这位上承孙菊仙、下启高庆奎的一代名流,就这样以四十六岁风华正茂的黄金年龄与世长辞。


活动年表
本页使用了 JavaScript 技术。若使本页能正常显示,请启用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参看
程砚秋迟月亭董俊峰高庆奎龚云甫杭子和侯喜瑞姜妙香刘叔度李宗义梅荣斋裘桂仙沈宝钧王蕙芳汪笑侬萧长华荀慧生张宝昆

如果您对此人物有任何补充,欢迎提供

最后更新:2009-01-01
编辑整理:小豆子、大戏魔、京腔京韵
浏览次数:18005
返回顶部 直达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