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人物:李润声


梨园百年琐记目前还没有李润声的介绍。如果您有其介绍,欢迎提供


活动年表
本页使用了 JavaScript 技术。若使本页能正常显示,请启用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参看
李孟嘉

这个人物暂时还没有介绍,如果您有其介绍,欢迎提供
以下是由网友提交、等待加入的草稿

李洪春之三子,自幼随父学艺,1960年随师兄王金璐练功学戏。他天赋极好,身材魁梧、扮相英俊、嗓音宽亮,基本功扎实规范,是难得的武生人才。
李润声19岁即赴天津、哈尔滨等地搭班,演出武生、红生及架子花脸戏,擅演《挑华车》《艳阳楼》《八大锤》《夜奔》《武松》《铁笼山》《小商河》《长坂坡·汉津口》及《古城会》《单刀会》《走麦城》等戏。从哈尔滨回京后,全国流动剧团受到限制,李润声无法出外搭班演出,他就每日练功、拉戏,几乎跑遍了北京所有的排练场。1964年以《挑华车》一剧考入北京新燕京剧团,曾参加《南海长城》《六号门》等现代戏演出。1967年传统戏全面禁演,李润声深感英雄无用武之地,正当他进退两难之时,其父给他极大精神支持,鼓励他说:“唱戏首先要有上乘的传授,其次要不断地苦练,最重要的是要有悟性,你这几条都占,是个角儿坯子,功夫不能扔了,得在台上施展出来”,因此,即便在他被迫改行后,仍牢记父亲的教诲,每日练功、拉戏从不懈怠,年近八旬依然如此。
他自幼观摩其父的关公戏,深受熏陶,成年后又得父之真传,完全继承了李派关公戏“神形一致、意到技随、形开神现”的表演风格。1982年中央电视台为其父录制关公戏讲座资料,他为父撰稿并录制表演片段。1986年12月,在吉祥剧院为残疾人义演,与其父分饰《古城会》中前后关羽。1989年在戏曲专业期刊《戏曲艺术》上发表了《谈关公戏》一文,介绍了京剧关公戏的流变、其父的从艺经历及《古城会》《取襄阳》《走麦城》三戏的艺术特色。同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将其与兄李玉声合作的《小商河》拍摄成彩色电影。1995年 12月协助北京京剧院摄制了《走麦城》片段。2014年应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之邀,在《京剧大家绝艺录》(武生篇)中,录制了《谈红生戏》,详细介绍了李派红生的表演风格。2018年5月在梅兰芳大剧院参加纪念其父李洪春诞辰120周年演出,以76岁高龄演出《古城会》选场,吐字行腔铿锵有力,表演神情气势如虹,极具其父遗韵。同年底参加上海东方卫视《绝版赏析》栏目《京剧关公戏》专题片的音配像录制,为其师伯周信芳《华容道》唱片配像。如今仍心系传承,向侄儿李孟嘉传授了《林冲夜奔》《状元印》等武生戏及本门的关公戏。



匿名 提供

返回顶部 直达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