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赵炳啸(赵松年、赵秉孝)
赵炳啸,男,京剧净角。汉族,祖籍江苏淮安。本名赵秉孝,字少澄。北京人。
幼年受京剧票友家庭的熏陶和影响,小学时即随同父亲开始在北京各票房活动,曾向当时的名票吴述卿、吴子岩(裘桂仙大弟子)学习了《探阴山》、《空城计》等剧目。中学时代参加春雪社票房,曾与后来成为剧作大家的翁偶虹、祁野耘、何异旭、朱慕家等名票合作演出。
1937年间,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演出实践,更加痴迷京剧,先后向桂锡九、张焕亭、张星洲等先生学戏,崇拜金派艺术,私淑研习了不少金派剧目,并积极准备下海正式唱戏。
1939年11月,经桂锡九先生引荐,正式拜金少山先生为师,成为继吴松岩之后金先生的第二个关门弟子,曾赐名赵松年。在金府的两年间,终日相伴金师左右,艺术上得到金先生的倾囊传授,亲授剧目有《御果园》、《双包案》、《白良关》、《连环套》、《逍遥津》、《牧虎关》、《探阴山》、《法门寺》等。
1941年起个人挑班演出,是继金少山先生之后第二个以花脸挂头排挑班者,与马德成合作首演《连环套》获得成功。其间曾与周信芳、李多奎、白家麟、言慧珠、李砚秀、李宗义、纪玉良、云燕铭、言少朋等诸多名家合作演出。以其高亢宏亮的嗓音和酷似金少山的表演风格驰名大江南北。
1947年起,在山东烟台加盟光陆戏院,与花月兰、马玉良、陈云超、啸奎童等合作演出。经常贴演《御果园》、《探阴山》、《大探二》、《姚期》、《连环套》、《牧虎关》和《霸王别姬》等金派剧目,场场爆满,深受欢迎。
1949年全国解放后,曾参加谭富英、杨宝森、徐东明、奚啸伯等班社到各地演出。
1950年经李和曾介绍加入中国京剧院,曾任演员队长、艺术委员会委员、主任等职。参与了大批新编历史戏和现代戏的创排演出。如《兵符记》、《三打祝家庄》、《三座山》、《五侯宴》、《猎虎记》、《三不愿意》和《古往今来十三陵》、《安源大罢工》、《洪湖赤卫队》等等。在1950年国家第一届戏曲演出大会获得表演三等奖。1951年参加赴朝慰问团,任京剧队长。其间长期与张云溪、张春华、李宗义、李洪春、云燕铭、王泉奎、李世章等合作演出。
1956年间,曾随天津京剧团到武汉、上海等地巡演。与杨宝森、厉慧良等名家合作演出了《失空斩》(饰司马懿)、《杨家将》(饰潘洪)、《洪洋洞》(饰孟良)、《长坂坡》(饰曹操)、《击鼓骂曹》(饰曹操)、《伍子胥》(饰姬僚)等剧目。部分剧目留有宝贵的录音资料。
1959年调入荀慧生剧团,后并入北京京剧院,任艺委会委员兼导演,先后参加编排了《小刀会》、《贾巫云》、《逼上梁山》、《司马迁》、《火焚纪信》等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文革后,大量整理上演了传统戏。其间长期与荀慧生、梅葆玖、叶盛章、李宗义、李慧芳、孙毓敏、李元春、李韵秋名家等合作演出。
1976年与李宗义、李炳淑、李长春一道完成了京剧《大探二》的记录电影拍摄(饰李良)。
在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的纪念演出中,与赵燕侠、马长礼等演出了《芦荡火种·智斗》一折(饰胡传葵)。在京剧音配像工程中,为杨宝森、侯喜瑞、金少臣主演的《失空斩》配像司马懿。为孟俊泉配像的裘盛戎之《李七长亭》进行了艺术指导。
赵炳啸先生钟爱京剧艺术,为今生能从事京剧事业而感到欣慰。作为京剧金派花脸艺术的主要传人之一,为弘扬金派艺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赵炳啸先生为人忠厚谦和,乐观处世,提携后辈,无私传授。赵炳啸先生的弟子有梁再胜等,向其学艺者有刘大昌、吴钰璋、刘建元、张润城等,向其求艺者有张继(京剧票友大赛金奖得主)、柴野铃子(日籍,国际京昆票友大赛银奖得主)等。后人中专业从事京剧者有侄男赵德芝,中国戏校首届毕业生,工文武丑。现为天津京剧院国家一级导演。
夫人任以双,长期在中国戏曲研究院编辑处和中国京剧院艺术室供职,参与整理创作《吟香钗会》、《寒桥记》等剧目,曾担任现代剧《红灯记》的场记。
曾为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2017年去世,享年99岁。
活动年表
本页使用了 JavaScript 技术。若使本页能正常显示,请启用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参看
金少山、赵德芝
如果您对此人物有任何补充,欢迎提供。
最后更新:2017-01-26
编辑整理:金迷、文涛
浏览次数:14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