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人物:金素琴


金素琴
金素琴

人物分类
京剧 旦行演员
金素琴,女,京剧旦角。满族旗人,原姓郎,生长在杭州。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与妹妹金素雯同在上海搭班唱戏。金素琴嗓音甜润、扮相秀丽、名噪一时,颇得欧阳予倩的赏识,与章遏云雪艳琴新艳秋号称“前四大坤伶”。1937年抗战军兴,金氏姐妹都加入了欧阳予倩和周信芳领导的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平剧组,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后来又一起参加欧阳予倩主持的中华剧团,金素琴先后主演了《梁红玉》、《新玉堂春》、《渔夫恨》等改良平剧。金素雯则主演了《人面桃花》。一九三八年欧阳予倩被逼离沪,中华剧团解散,金素琴应艺华影片公司之约,与王元龙合作,拍摄《楚霸王》影片。1940年她出面恢复中华剧团,率领全团人马到香港、越南等地演出,后来曾辗转来到桂林、重庆。在重庆期间,她和号称杨畹农时常切磋梅派艺术。抗战胜利后回沪又拜梅兰芳为师,因而她的梅派戏造诣颇深。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曾在香港停留,随后移居宝岛台湾,献艺课徒,成就卓著;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移居美国。


活动年表
本页使用了 JavaScript 技术。若使本页能正常显示,请启用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参看
侯佑宗金素雯梁训益李吉来李金棠刘玉麟潘鼎新秦慧芬吴彦衡颖若馆主

如果您对此人物有任何补充,欢迎提供
以下是由网友提交、等待加入的草稿

金素琴(1912-2003),浙江杭州人。满族。8岁学戏,业师李金卿(小万盏灯),10岁在长沙登台。后在江浙闽粤流动演出五六年。1929年初到上海,隶三星舞台,随赵如泉演连台本戏《水泊梁山》《彭公案》足有三年。
1932年下半年起,两度去武汉,又去东三省与平津演唱近两年。1936年初回上海,应聘黄金大戏院,与李万春合作三个月,除与李合演大轴《石秀》《武松》等外,主要以《红鸾喜》《十三妹》《骂殿》《醉酒》《送京娘》《审头刺汤》《玉堂春》《六月雪》等戏压轴,同台演出者还有其妹金素雯以及金少山、马最良等。
旋又转入共舞台、天蟾舞台演出。金素琴容貌端丽,身段苗条,嗓音宽亮脆,吐字清晰,青衣、花衫兼擅,时有“江南第一坤旦”之誉。
1937年“八一三”事变,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成立歌剧(京剧)部,金素琴、金素雯姐妹均加入,积极参与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1月上海沦陷,租界成为“孤岛”。欧阳予倩组织中华剧团,发动京剧改良,先后在卡尔登戏院、新光影戏院和更新舞台演出由他编导的《梁红玉》《渔夫恨》《新玉堂春》《桃花扇》《杨贵妃》等,金素琴为该团台柱及实际领导人,历年积蓄充作剧团经费,合作者有李吉来(小三麻子)、葛次江等。
1938年4月,欧阳予倩由于环境险恶,离开上海经广西到香港,中华剧团宣告解散。是年冬,金素琴再进黄金大戏院,挂头牌,合作者有周啸天、于素莲、芙蓉草、刘斌昆等,冯子和为之编导新戏《好姊妹》。
1939年3月,金素琴去香港,原拟继续追随欧阳予倩排演“救亡新京剧”,并有与林树森合作的设想,但未成功,只在香港利舞台做了短期演出。1940年夏,金素琴在上海重组中华剧团去越南演出,逗留108天,曾为援救流落在那里的梨园同行组织捐款义演。是年冬从越南辗转到了重庆。在重庆期间与杨畹农一起研究梅派艺术。
抗日战争胜利后,在上海拜梅兰芳为师。1951年,华东戏曲研究院京剧实验剧团成立,金素琴是最早加入的名演员之一。曾与周信芳合演《信陵君》,饰如姬;与沈金波、王金璐合演《皇帝与妓女》,饰李师师。不久脱离,去了香港。1954年定居台湾,自行组班演出,被台湾观众“公认为‘青衣祭酒’”,“每回演出《宇宙锋》等梅派名剧时,行家皆视之为典范”。晚年定居美国,高龄体健,偶尔还在票房活动,传授梅派艺术。

霄寒楼主 提供


最后更新:2011-06-17
编辑整理:汴水秋风
浏览次数:5460
返回顶部 直达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