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标人物:刘五立


梨园百年琐记目前还没有刘五立的介绍。如果您有其介绍,欢迎提供


活动年表
本页使用了 JavaScript 技术。若使本页能正常显示,请启用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功能。


参看
刘奎童王茵

这个人物暂时还没有介绍,如果您有其介绍,欢迎提供
以下是由网友提交、等待加入的草稿

刘五立(1910~1979),河北省丰润县人,工武生。出身于梨园世家,为“九仙旦”刘燕云之子,兄刘奎童、刘四立,弟刘六立。九岁学艺,曾与周信芳同拜张朝奉(即小王桂卿的外祖父张双凤)为师,16岁在天津登台演出《挑滑车》(饰高宠),崭露头角。18岁已在天津演红。后来,长期与李万春、李少春等一道在平、津、沪、汉、杭以及旅顺、大连、海参威等地演出,曾与周信芳、袁世海、关肃霜等名家同台演出。最拿手的戏有《螺丝峪》《别母乱箭》《长坂坡》《林冲夜奔》〈挑滑车》以及〈走麦城》等,尤以《林冲夜奔》著称,有“活林冲”之美誉,在京、津、汉等地演出,只要他挂牌演出此戏,其它剧团的名演员若碰巧也演此戏,都会自动摘牌换戏,可谓技压群雄。
抗日战争时期,在著名戏剧家田汉领导下,常在武汉演出《打渔杀家〉、《文天祥》、《戚继光〉、《江汉渔歌》等颂扬民族气节、宣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剧目。1955年5月,离开苏州开明剧团到景德镇京剧团任副团长。戏路宽而精通娴熟,担任剧团领导,工作得心应手,表演颇多创新,为剧团演出质量和京剧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有益的贡献。1958年9月,在江西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演出《林冲夜奔》,获节目演出奖。1959年8月,在庐山为中共八届八中全会演出《长坂坡》、〈林冲夜奔》、《破拐子马》等剧目,均获得中央首长的赞许。还成功地创作和主演了《轩辕大战蚩尤〉、《文天祥〉等剧目。由他编导并主演颂扬民族英雄岳飞的新编历史剧〈郾城之战〉,曾荣获景德镇市优秀剧目奖。1965年3月,在省京剧现代戏调演中,与女儿、女婿同台演出《五岔口》,受到省委领导的接见并合影,北京戏校把这出戏列为教学剧目。
刘五立长期坚持刻苦练功,少年时,常与周信芳清晨到上海郊外野地练功,即使冬天也要练到汗流浃背,走到哪里,练到哪里,无论在火车上,或旅店里,都不忘练功,甚至睡觉时也把脚吊在床架上,饭前饭后常常用筷子比划琢磨,即使在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仍坚持压腿弯腰,直至晚年在治病期间也不懈怠。
授徒甚多,正式拜其为师的有中国京剧院的李可、上海京剧院的郝瑞亭、上海昆剧团的陈冶平、浙江省绍剧团的六小龄童章金莱以及景德镇京剧团的张金龙、张玉龙、万太平等优秀演艺人才。有女刘丽芳,工青衣花旦,师从于金碧艳、刘玉琴等前辈;女婿王全熹工文武老生,宗麒派,自六岁起便随其学艺,文武皆能。

霄寒楼主 提供


刘五立(1910-1979),原籍河北丰润县,出身于梨园世家,其父刘祥云,艺名九仙旦,工武旦,常在清宫内廷演出,曾受慈禧赏赐。
同胞姐弟五人,大姐刘凤娇,即周信芳原配夫人;大哥刘奎童,工武生、文武老生;二哥刘四立,工短打武生;四弟刘六立,工武净。其叔父刘燕云,艺名六阵风,本习老生,后亦改工武旦。所生三子:长子刘斌昆,工丑行;次子刘韵芳,工老生;三子刘文振,工武旦。
刘五立九岁学艺,曾拜张双凤(即小王桂卿之外公,工武旦,李万春、袁世海等曾从其习艺)为师。十六岁在天津登台演出《挑滑车》饰高宠,受到赞赏,十八岁已在天津演红。
后来,较长时间跟随李桂春与李万春、李少春等,在京、津、沪、汉、杭州及大连、海参崴等地演出,并曾与周信芳、袁世海、关肃霜等名家联袂演出。
他长靠、短打兼擅,最拿手的戏是《螺蛳峪》《宁武关》《长坂坡》《林冲夜奔》《挑滑车》《铁笼山》《走麦城》等,尤以《宁武关》与《林冲夜奔》并称双绝。他的《林冲夜奔》颇多创新,有“活林冲”之称。据说在京、津、汉等地,只要戏牌挂出他的《林冲夜奔》,其他名伶即自动摘牌改演他戏。
抗日战争时期,在田汉领导下,曾在武汉经常演出老生、武生戏,如《打渔杀家》《文天祥》《戚继光》《江汉渔歌》等颂扬民族精神的剧目。40年代,曾于上海、九江、无锡、汉口等地演出,广受好评,报刊剧评纷纷赞扬其艺。特别是在上海大舞台排演《大侠英烈传》时,自己打了一把纯钢的软刀,围在腰间,如同一条腰带,与敌人交锋时,用手一拔,挥舞起来,令人眼花缭乱,只见刀光不见人影。
1955年,由苏州来到景德镇市京剧团,曾任副团长。1953年9月,参加江西省第二届戏曲观摩会演,主演的《林冲夜奔》,获剧目演出奖。1959年8月1日赴庐山为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演出《长坂坡》《林冲夜奔》《大破拐子马》等剧目,受到中央首长好评。1961年,他编导的主演的《轩辕大战蚩尤》颇有新意。1962年由他编导并主演的新编历史剧《卧城之战》,获景德镇市优秀剧目奖。1963年1月,田汉、周贻白、郑君里、安娥等专家在景德镇市看他主演的《长坂坡》等剧目,给予了高度评价。
1965年,他参加江西省京剧现代戏调演,演出《五岔口》,受到文艺界好评。同年五月,《五岔口》代表江西省参加华东区京剧观摩演出。该剧新颖的表演,震动上海剧坛,全国不少京剧团纷纷移植搬演,北京戏曲学校列为教学剧目,并为李富春、陆定一、郭沫若等中央领导人演出。
刘五立长期坚持刻苦练功,少年时,常与周信芳清晨到上海郊外野地练功,即使冬天也要练到汗流浃背,走到哪里,练到哪里,无论在火车上,或旅店里,都不忘练功,甚至睡觉时也把脚吊在床架上,饭前饭后常常用筷子比划琢磨,即使在十年浩劫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仍坚持压腿弯腰,直至晚年在治病期间也不懈怠。
一生授徒甚多,正式拜其为师的有国家京剧院的李可、上海京剧院的郝瑞亭、上海昆剧团的陈冶平、浙江省绍剧团的六小龄童章金莱以及景德镇京剧团的张金龙、张玉龙、万太平等。有女刘丽芳,工青衣花旦,师从于金碧艳、刘玉琴等旦角前辈;女婿王全熹工文武老生,宗麒派,自六岁起便随其学艺,文武皆能。








霄寒楼主 提供

返回顶部 直达底部